【全球播资讯】内蒙古营商环境脱胎换骨 与企业共谋发展

新华财经   2023-06-03 16:09:03

新华财经呼和浩特6月3日电(记者蔡博腾)近年来,内蒙古直面营商环境短板,出真招,见实效,多个盟市因地制宜,以前所未有的魄力和决心,与企业面对面,为群众鼓与呼,实干能硬碰硬,让工作心连心。内蒙古坚决做好金融、法治等领域工作,多部门齐心协力,为企业提供有温度有力度的体贴服务,共创营商环境新局面。

呼和浩特市优化“金融生态”,畅通“金融血脉”


(资料图片)

建立信息资源共享渠道,呼和浩特市发布重点项目融资需求册和金融产品册,收集整理《2023年呼和浩特市金融机构金融产品册》,展示39家银行509个金融产品,帮助重点企业对接适合自身的产品。根据《2023年呼和浩特市重点项目融资需求册》,当地涵盖“六大产业集群”和重点领域项目480个,投资规模1070.56亿元,融资需求757.66亿元,向全市各金融机构大力推介。

金融活,经济活;金融稳,经济稳。资源要素向实体经济集聚,政策措施向实体经济倾斜,工作力量向实体经济加强。近年来,呼和浩特市以提升金融服务助力营商环境为目标,降低企业获得信贷难度和成本,为企业稳健发展提供强有力金融支撑。

2022年,呼和浩特市出台《呼和浩特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现代金融业发展的意见》和《呼和浩特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呼和浩特市2022年市领导包联拟上市重点企业工作实施方案》,强化政策指引效果,打造完善政府支持实体经济政策框架,对各项引导金融业发展措施,给予奖补落实,积极兑现企业上市挂牌奖补、金融机构贡献奖补和新设机构奖补资金,激发企业上市积极性,鼓励金融机构更好支持实体经济发展。建立农业信贷担保服务体系,出台《呼和浩特市农业信贷担保体系实施方案》,整合政、银、担三方优势,增强财政投入和金融杠杆引导、放大效应,协调到位风险补偿资金2000万元,与7家金融机构签订合作协议,帮助更多小微企业解决融资难问题。

锡林郭勒盟培育新动能,激发新活力

锡林郭勒盟一手抓大企业顶天立地,一手抓小企业铺天盖地。当地高度重视营商环境建设基础性作用,针对营商环境评估反馈的短板弱项,建立提升台账,按月调度、跟踪督办,全面优化提升,不断激发市场主体活力,助力高质量发展。

政务服务环境进一步优化。一是率先实现与13个区直部门34个业务系统互联互通、数据共享和业务协同,“综合一窗受理”系统应用率100%。二是梳理权力事项清单并全部纳入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,公开发布服务事项名称、办理方式。三是智慧管理,全盟已经开设“帮您办”窗口1100个,“帮您办”专业队伍人数2974人,开展1916个帮办代办项目,累计开展帮办代办2795次。

要素保障能力得到强化。一是全盟各不动产登记服务大厅正式使用。全面推进不动产登记电子证照部门间协同互认,实现提取公积金、办理网签备案等多个领域应用。二是建立电力接入工程费用分担机制,10千伏及以下电力接入工程免除行政审批。

鄂尔多斯市以环境之优,谋发展之进

截至4月末,鄂尔多斯市市场主体总量29.66万户,同比增长9.94%;注册资本(金)总额14194.77亿元,同比增长15.73%。1至4月全市新登记市场主体18032户,同比增长29.16%。

当地有序推进“个转企”工作。一是坚持问题导向,强化责任落实,根据产业特点和市场主体实际,充分掌握个体工商户规模、数量、经营现状,筛选具备转型升级条件、具有良好发展潜力的个体工商户建立“个转企”培育目录,并确定重点培育名单。二是注重宣传引导,截至目前,共走访宣传动员个体工商户220户,初步达成意向50余户,已办理“个转企”7户。

2023年度“走基层、办实事、优环境”专项行动已经开展,推开“3+1”模式:召开座谈会、结合业务检查现场服务、走访调研上门服务,并建立清单跟踪督办。截至目前,全市市场监管系统共走访调研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500余户,对重点招商引资项目提供帮办服务14件,招商引资开办企业21家。

编辑:王晓伟

声明:新华财经为新华社承建的国家金融信息平台。任何情况下,本平台所发布的信息均不构成投资建议。

[ 最近更新 ]