论web3如何对web2降维打击 热门

哔哩哔哩   2023-05-04 02:50:56


(资料图片)

深夜是适合思考的时间。 

入行web3以来,一直在思考,web3之于web2到底有何不同,大家都说web3对web2是降维打击,是怎么个降维法的? 最近似有所悟,关键的一句话是:在web3,创造即拥有。 这里的重点在“拥有”两个字,扩展来讲,在web3,用户创造数据,并且拥有数据。

这个观点不新鲜,网上很多人提过,但我觉得都说的不深刻,不本质。 如果你以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视角来看待,才会有完全不同的感觉。 我们从web1说起,普遍的观点,web1是门户网站时代,用户只能看,也就是说,绝大部分普通用户不具有生产资料,即数据的创造能力/资格...

接下来是web2,用户可以创造数据了,微博,推特,抖音... 你会发现,这里其实是生产力改变了,也就是互联网技术的进步,以及互联网基础设施的普及,让绝大部分普通人可以进行生产(创造数据)。 生产力的改变,必然会改变生产关系。

在web1,绝大部分数据由互联网公司生产和拥有,互联网公司掌握生产资料,普通用户通过付出时间、精力、网费来消费这些数据。

在web2,用户可以创造数据了,但我们仔细思考,大部分用户是在哪里创造数据?微博、推特、抖音...... 有没有发现,这些都是互联网公司的应用。 也就是说,互联网公司提供数据生产的土壤,用户在这些土地上耕种(创造数据)。用户生产数据的同时,也在消费(浏览平台上的内容)。然而用户只能生产和消费,无法拥有产出的数据带来的额外收益,即数据流量变现的收益(广告、会员费、订阅费...)

同时,用户并没有拥有生产资料,可以产出数据的平台是互联网公司的,甚至账号的所有权都是互联网公司的。 也就是说,绝大部分用户创造的数据的剩余价值都被互联网公司攫取。 想象一下,巨大的互联网,一个个闪烁的节点上,趴着一只只吸血虫,贪婪地吸食每个节点产出的数据,然后越来越膨胀!

到这里,web2的生产关系已经阐述完毕。让我们把目光拉回web3。 是时候说回开头的那句话了,在web3,创造即拥有。 生产力的再次进步(区块链技术,加密技术,比特币共识),到了可以改变生产关系的时候了。 在web3,数据存于区块链上,每个人所创造的数据,只有他自己同意才能被使用(私钥)。

互联网公司不再拥有数据,它们只能提供产出数据的平台,但产出的数据被加了锁,钥匙在用户手里(私钥)。它们想赚取这些数据的额外收益将必须经过数据所有者的同意。用户创造了数据,也拥有了数据。

这就是web3对于web2的降维打击,它是一种思想范式的转移,当用户接触到web3,拥有了数据,就再也不会回到web2了。就像工农阶级推翻了地主,就绝对不会再回到日夜劳作却食不果腹的日子!

[ 最近更新 ]